从国内棉价来看,短期上涨动力有限,长期需关注供需结构。在2024/25年度,中国棉花产量大幅增加至684万吨,且23/24年度储备库补充,进口总量达324万吨,国内产需缺口缩窄,短期内不会因关税政策引发供给紧张。
同时,3月10日前启运的美棉仍可免加关税,缓冲了政策冲击。而需求端,当前棉纺行业利润较差,需求旺季表现持续疲软,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还可能抑制纺织品出口,进一步削弱棉花消费,基本面暂未提供强劲涨价动力。不过,若中美贸易摩擦长期化,美国作为全球最大棉花出口国(占比约30%)的份额可能被压缩,国际棉花贸易流向调整或影响远期价格波动。
澳棉、巴西棉替代美棉的机会显著。进口来源多元化加速,2023/24年度中国进口巴西棉131.8万吨(占总量42%),预计24/25年度巴西产量达370万吨,将持续成为最大进口来源;24/25年度澳洲产量117.6万吨(历史高位),中国进口占比提升至约30%,替代美棉潜力突出。此外,巴西、澳棉价格竞争力强,中国滑准税配额政策调整(2024年额度较低)进一步引导进口转向非美市场,加征关税后,美棉进口成本上升约15%,巴西、澳棉性价比凸显。
市场展望
郑棉走势短期或受情绪提振,但库存压力仍存,预计震荡为主,中长期需关注新棉种植意向及政策谈判进展;国际棉价方面,美棉出口受阻可能压低ICE期棉价格,巴西、澳棉升贴水或走强,形成内外市场分化。同时,需警惕南美天气波动、中美谈判反复及全球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等不确定性。
总体而言,中国对美棉加征关税短期内难以推高国内棉价,但加速了进口来源向巴西、澳洲转移的进程。未来需关注贸易政策对全球棉花供需格局的重塑,以及国内需求复苏节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