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.、目前,世界上流行的面料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:
1.全棉染色织物类(包括纱卡、直贡缎、横贡缎、平布、线卡、半线卡、吡叽、帆布类等)
2.涤棉织物类(T/C 65/35),主要品种同全棉
3.纯涤织物类(喷水、喷气织机织造)
4.尼丝纺类
5.涤锦混纺类
6.涤长丝与全棉或涤棉交织类
7.涤粘毛类型
8.纯毛织物类
9.晴纶织物类
10.丙纶、维纶、粘胶等织物
11.真丝类织物
12.特种织物(阻燃、防酸碱、抗油拒水、特夫龙、防紫外、防红外线、涂层、防静电、记忆性整理等)
二.、染料大概有以下几种:
1.士林染料:(还原染料):色牢度好,主要用于棉织物的染色;
2.活性染料:色谱比较齐全,色牢度好,主要用于棉织物的染色;
3.硫化染料:主要用于棉织物染色,以黑色和草绿为主;
4.直接染料:色谱较全,染色方法简单,但色牢度差;
5.分散染料:色牢度好,色谱全,主要用于涤纶、尼丝纺等的染色,市场上用量较大;
6.酸性染料(酸性含媒、酸性媒染料):主要用于真丝、尼龙的染色;
7.阳离子染料;用于晴纶织物的染色,也可以用于改性涤纶织物的染色,色泽艳丽;
8.冰染料(偶氮染料):主要用于棉织物的染色;
9.涂料:牢度差的织物染色及印花织物用;
10.荧光染料:具有荧光效果。
三.、对于织物颜色的深浅主要按染料的用量来分。
1.染料用量1%以下的为浅色
2.染料用量1-3%的为中色
3.染料用量3%以上的为深色
四. 在染色过程中,我公司主要接触到分散、活性、士林、涂料、荧光等染料,以分散、活性、士林染料为最常见,对于CVC阻燃 加工的织物,大量采用分散/士林或分散/活性工艺进行。分散/士林主要是指染的深兰、灰、咖啡、棕色为主;分散/活性主要是以黑色、桔红、桔黄、大红、国旗红、玫红为主的一些颜色。士林染料的色牢度较好,阻燃前后颜色有变化,但不是很大,活性染料的色牢度也可以,但经过特殊的阻燃工艺后,色泽总是或多或少有些变化。
全棉染色大多采用士林或活性染料以及直接染料染色,士林染料价格稍高些,活性染料价格低些,直接染料染费相比较价格最低。
在做阻燃整理时阻燃剂、氨气、双氧水等一些助剂都会使织物的颜色引起变化,士林染料染的织物变化小些,但活性、直接染料染色的织物颜色变化就要大一些,具体颜色往哪个方向变化,取决于染色过程中所用的染料种类、性能以及助剂等。
五. 染色一般分三种;轧染、卷染、溢流染色,前处理工艺均相同。
坯布—烧毛—退浆—水洗—煮炼—水洗—漂洗(酸洗)—丝光—烘干—染色—拉幅—阻燃整理—拉幅—预缩—成品检验
染色批量较大的一般采用轧染;小批量的一般采用卷染;溢流染色主要是针对涤纶、涤棉布。涤纶染色温度较高(130℃),全棉染色均为常温染色即可。
六. 影响棉织物和涤棉织物的强力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:
1.煮炼时间过长或煮炼时用的碱浓度过高;
2.漂白时,漂白剂用量太大或堆放时间过长;
3.染色色光不照,经剥色回修后引起布的强力下降;
4.后整理上防水剂等温度过高、时间过长引起强力下降;
5.阻燃整理时氧化时间过长、温度过高引起强力下降。
七. 染色时产生左、中、右色差主要有以下原因:
1.轧染染色加料不均匀;
2.轧染染色时轧辊压力左、中、右不均匀;
3.焙烘或汽蒸箱内左、中、右温度不同造成;
4.丝光时左、中、右丝光效果不一样;
5.卷染时左、中、右加料不均匀;
6.浸轧阻燃剂或氧化剂时,左、中、右含潮不一样;
7.前处理过程中,左、中、右煮炼、漂白不一样造成染色色泽有差异;
8.丝光时,左、中、右丝光钡值不一样会造成色差,另外织物染色过程中前后色差也很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