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,近日,欧盟通过了一项在
纺织品中禁用壬基酚聚氧乙烯醚(NPE)的禁令。该禁令设定了5年过渡期,期满后若
纺织品NPE的含量超过0.01%(即100mg/kg),则不允许进入欧盟市场。业界人士认为,此禁令将对
纺织企业带来深远影响。
NPE广泛应用于纺织行业
据了解,NPE是工业洗涤和清洁产品洗涤剂中的常用表面活性剂成分,在
纺织行业中应用广泛,并残留于
纺织纤维之中。服装中的NPE残留不会直接威胁到人体健康,但是NPE可随着水洗过程进入环境。NPE在水中极易分解出壬基苯酚(NP)等成分,而NP是一种公认的环境激素,它能模拟雌激素干扰生物的性发育和内分泌,从而影响动物繁育,即便浓度很低也极具危害。有研究称,NP能够通过食物链不断蓄积,最终引起人类性早熟以及生殖质量下降等问题。
为此,国际环保组织曾在2011年针对
纺织品NPE残留状况进行调查并于当年8月发布公开报告,称有三分之二的服装含有NPE,其中包括许多世界知名品牌。当前,禁用NPE已经引起广泛重视,不少知名服装企业也开始着手制订消除有害化学品的计划。
据了解,此次欧盟禁令实际上是2018年4月16日欧盟以环境保护为由,通过WTO网站向成员国发布的G/TBT/N/EU/280号通报中所指的REACH法规修订草案。根据草案,除了已经经过多次水洗的二手商品或回收利用的
纺织品可豁免该规定外,欧盟将对进口
纺织品全面实施NPE禁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