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泗阳城区段运河之南,343国道东侧,成子河航道西侧的一大片土地上,一座规模宏大、气势雄伟的现代化工厂跃然眼前。这里就是百亿级项目——盛虹新材料产业园,包含江苏芮邦科技有限公司、国望高科纤维(宿迁)有限公司。全面投产后,预计年产值超350亿元、年纳税超10亿元,用工1.8万余人。
在盛虹集团旗下的芮邦科技再生纤维生产车间,正演绎着神奇的一幕——废旧塑料瓶“再生记”。
据了解,在这里,每天约2500万个塑料瓶被制成米粒大小的切片,通过全自动纺丝设备,进行拉丝、并丝,进而加工成柔软有弹力的高品质纤维,应用于服装、家纺、交通、航空等国民经济领域。
这看似简单的生产工艺,却蕴含着多种关键核心技术,一直以来被国外垄断。为彻底掌握绿色纤维制备工艺,由盛虹牵头组建的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开展了专项技术攻关,最终利用直纺丝工艺生产的再生纤维通过全球回收标准GRS认证,并一举建成全球首条从瓶片到纺丝全流程绿色纤维生产线。
“‘变废为宝、循环再生’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盛虹集团形成了完整体系。”江苏芮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、国望高科纤维(宿迁)有限公司总经理孔文龙说。
目前盛虹在苏州、宿迁设立产业基地,正在规划建设全球产能规模最大的再生聚酯纤维项目,全面投产后,年产50万吨再生涤纶丝,可消化掉300亿个废旧塑料瓶,相当于全国回收利用总量的20%。
据悉,盛虹集团正在全面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,形成核心原料平台+新能源、新材料、电子化学、生物技术等多元化产业链条的“1+N”新格局。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,这既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必由之路,也是提高工业经济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。信息化必将为工业化插上腾飞的翅膀,工业化无疑又是信息化的坚实基础。
盛虹的成就不只来自盛虹自身的发展需要,也来自泗阳与生俱来的改革创新的优良基因,这也正是泗阳发展行稳致远的最强动力。
今年以来,泗阳县把“四化”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牵引、加速迈向现代化的总抓手,突出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、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,全面掀起新一轮改革创新、加快发展热潮。2022年,全县新开(竣)工亿元以上项目数实现新突破,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实现“零的突破”。在一批重大项目和优质企业的带动下,光伏新能源、高端纺织等产业逐步成长为宿迁特色优势产业,产业结构日益稳固。
当前,泗阳正以“四化同步”实现发展蝶变,全力打造千里运河最美县,展现乡村业态最美、城市品质最佳、产业循环最畅、生态环境最优、文明程度最高、幸福指数最强的“六最”美好蓝图。未来,必将以“很大的块头、很好的体魄、很高的颜值”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走出泗阳精彩。